云南省博物馆系列---追寻香格里拉: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
在青藏高原东麓,千年的风霜刻写了人类迁徙与交融的史诗。2023年12月28日,云南省博物馆推出的原创大展《追寻香格里拉——青藏高原东麓的迁徙史诗与流动对话》正式启幕,以“迁徙-融合”为主题,带领观众穿越时空,探索这片土地上的文明脉络与人文精神。展览不仅斩获2024年“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”奖,更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引发广泛共鸣。 展览由云南省博物馆与迪庆藏族自治州博物馆联合主办,汇集滇、川、青、藏、京、沪等6省市区13家机构的280余件(套)文物及艺术作品,通过三条交织的叙事线——少数民族史诗、考古学与民族学视角——重构青藏高原东麓的文明史。
1. “沿着青藏高原东麓”:考古视角下的迁徙轨迹 从彩陶器物的流变切入,展览以考古遗址出土的文物为线索,追溯先民沿河湟、澜沧江及横断山脉的迁徙路径。例如,东周时期的“山字格铜剑”与“陶双耳罐”展现了早期族群的技术交流,而银质嵌珠茶壶等器物则映射出茶马古道上多元文化的碰撞。
饰牛头双耳陶罐
青铜剑
2. “来到香格里拉”:民族交融的生动图景* 这一部分通过沉浸式剧场、民族服饰对比和饮食文化展示,呈现多民族和谐共居的生态。展厅中,藏族、彝族、纳西族等十余个民族的服饰并列陈列,纹样与工艺的相互借鉴揭示了文化融合的深度。特别展出的“糌粑盒”与“皮质糌粑口袋”等茶马古道文物,更将观众带入农牧结合的生活场景。 各民族服饰
3. “心中的日月”:与当代对话的流动记忆 展览突破传统模式,设置观众互动环节,征集普通人关于迁徙的故事与物品。这种“参与式策展”拉近了历史与当下的距离,赋予展览情感温度。 饰品
错金铁质糌粑盒
展览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跨学科融合与叙事张力。策展团队不仅整合了考古学与民族学的研究成果,还引入数字媒体团队打造的沉浸式剧场,通过光影与声效还原青藏高原的壮阔景观,让观众身临其境。 铜鎏金马鞍
展览自开幕以来,不仅吸引学者关注,更引发普通观众对自身文化身份的思考。 《追寻香格里拉》不仅是一次文物陈列,更是一场跨越地理与时空的对话。它提醒我们:文明的魅力在于流动与交融,而“香格里拉”不仅是理想之境,更是人类共同书写的迁徙史诗。
|